-
安徽省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智慧菌株筛选项...
09.28
-
校关工委赴黄湾小学开展关工助学活动
09.28
-
亳州学院教务处来校开展调研交流
09.28
-
校关工委召开工作会议
09.28
-
厚植“三农”情怀 担当强农使命 农学院...
09.26
-
财经学院举办第四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
09.26
-
农学院团委召开团委委员述职会
09.26
2021年暑期,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,担当时代责任,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“红队”党史学习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“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”——小岗村,通过走访大包干带头人、缅怀人民村干部沈浩等活动实地感受“大包干精神”“沈浩精神”和两种精神融合形成的“小岗精神”,在对小岗改革中的了解中探索广大青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。
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约28公里的地方,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,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。1978年初冬,小岗村十八条好汉冒着“坐牢杀头”的风险按下的红手印,掀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。如今,那张印着红手印的字条陈列在大包干纪念馆中,那一个个红手印,展现出了当年大包干带头人敢为人先的勇气与魄力。正是这场发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土地改革,掀起了中国全方位改革的帷幕。由此,敢想敢干、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作为一面旗帜享誉全国。
参观完大包干纪念馆后,团队成员来到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。在那里,看着陈列馆中的照片、事迹,听着讲解员的述说,沈浩同志心系群众、艰苦奋斗的人物形象鲜活了起来。他用一腔热血激活了小岗村一潭春水。沈浩在任期间,时刻关心、牵挂着小岗村村民,并秉持清正廉洁,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。直至2009年11月6日,疲倦的沈浩睡下后再没有醒来……斯人已逝,但沈浩精神却在江淮大地上树起了一面新的旗帜。“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,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”,一副挽联凝练了沈浩的6年小岗生活,同时也是沈浩一心为公、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。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团队成员先后参观学习了大包干纪念馆、当年农家、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,了解小岗村大包干改革的历史渊源,重温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、发展的历史过程,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。团队成员循着璀璨耀眼的红色路线,探寻改革源头,感受着乡村变化带来的美好,同时也体会到了“大包干精神”“沈浩精神”等红色精神对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,深深感悟到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学习历史,贯彻落实红色精神,展现出新时代新青年的良好风貌。(特约通讯员:阮怀思 审核:谢宜勤 编辑:张威)
【浏览:】
【关闭】